縣級經銷商的管理

 作者:潘文富    342

對于廠家來說,提起這個縣級經銷商不穩(wěn)定,市場操作能力差,忠誠度不高等等問題,亦是老生常談了。同時,縣級經銷商身上所出現的問題,在地級乃至省級總代身上也照樣會出現,不單單只有縣級經銷商才有這些問題,或者說,當前的縣級經銷商,也是地級經銷商的早期形態(tài)。
至于如何解決,無數專家大師也說了無數遍,翻來覆去不過那么幾招,說了十幾年,卻一直都在原地打轉轉,根本上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經銷商管理問題還是年復一年的出現。
什么叫不穩(wěn)定?什么叫市場操作能力差?什么叫忠誠度不高?看起來似乎是把責任都推到經銷商頭上了,經銷商落后,經銷商目光短淺,所以經銷商需要被教育,需要被管理。廠家把自己當成管理者,把經銷商看成是下屬,是被管理者,起根上就開始出現矛盾了,因為,經銷商也喜歡把自己當成本土市場的管理者,在這二畝三分地,可是我說了算,也在試圖把廠家變成聽話的下屬,你們廠家要承擔費用,你們廠家要進行投入,你們廠家要~~~。誰是老大誰是兵,在這個問題就開始產生沖突了,雙方都把自己當成是管理者,這不打起來才怪。
筆者是一個經銷商,最起碼,廠家和經銷商,應該是平等的商業(yè)合作關系,雙方都是平等的,誰都別試圖當對方的管理者,先確定這個前提,接下來我們再來他們具體合作中所出現的問題。
從大的趨勢來看,廠家銷售工作中的渠道下沉越來越明顯,從早年的幾個省放一個經銷商,然后到地級市為單位設置經銷商,到現在縣城都要單獨開經銷商,無論是廠家直接來與縣級經銷商合作,還是通過地級經銷商來實施對縣級經銷商的管理,這縣級經銷商不穩(wěn)定,操作能力差,忠誠度低等等問題,亦是常見,其實,這類問題都只是浮現在表面的現象而已,解決問題別糾結在表面,而是得從問題背后的問題入手,抓到根源,方才解決問題。
1.了解是合作的基本前提,廠家對經銷商的了解究竟有多少?也許與地級經銷商已經有過多年的磨合,算是有點明白了,可現在又要展開與縣級經銷商的深入合作,了解工作有做到位嗎?可不能簡單用應對地級經銷商的思路來應對縣級經銷商,這兩者之間在市場背景,規(guī)模,經營業(yè)態(tài),管理特點等等方面還是存在不少差異的。所以說,這了解工作先得到位,同時還得搞明白地級經銷商與縣級經銷商存在那些差異點,不能簡單的套用原來的經銷商管理政策。
2.縣級經銷商不穩(wěn)定,操作能力差,忠誠度低等問題,眾多廠家都在面臨這些問題,說明眾多廠家的經銷商管理思路同質化,這管理思路同質化必然帶來同質化的管理模式,導致了同樣的管理結果,所以,同樣的問題才會同時在多個廠家重復出現,我們天天都在喊差異化,喊定位,喊創(chuàng)新,其實,更多只是在喊口號,差異只是傳說~~~。當然了,現在各個廠家所制定出的經銷商管理策略也許沒有錯,可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所謂的策略幾乎就是按部就班的,經銷商見得多了,早已爛熟于心。
從哪里可以體現差異化,機會點很多,筆者只是拋磚引玉先提出一個,各廠家在向經銷商強調合作政策和收益時,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如何做更大的業(yè)績,幫經銷商賺更多的利潤,可是,這做生意,業(yè)績也只是過程,大家最終要的是結果,既是凈得利潤,在業(yè)績與凈得利潤之間,還有個關鍵的因素,就是成本,所以古人一在強調生意要開源節(jié)流,既要增加業(yè)績,同時還得降低成本,這兩個綜合在一起,最后才能將從根本上提升凈得利潤,但現在目前的廠家只是在強調如何開源,但絕少有提到如何幫助經銷商節(jié)流的,既是幫助經銷商省錢,若是有廠家一方面幫助經銷商提升業(yè)績,同時又幫助經銷商降低成本,兩條線一起運動,從根本上提升經銷商的凈得利潤,算不算差異化的一種呢?
3.從貿易關系到合作關系
雖然絕大多數廠家都在聲稱在與經銷商精誠合作,其實,怕是有相當多的廠家,也就是把經銷商看成是銷售工具而已,至于縣級經銷商,更是低級的還帶點土氣的銷售工具,雙方往來的指導思想,其實也就是貿易關系,所謂貿易關系,就是一手錢一手貨,廠家那些政策和管理模式,都只是為了賣貨服務的,更進一步的來說,也只是為了廠家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經銷商的最大價值就是聽話配合,拿錢進貨,認真賣貨。當經銷商自身出現問題,銷售能力下降時,先進行些教育洗腦,若沒見效就要以跟不上廠家發(fā)展為理由,除之~~~。
廠家這么想,經銷商也會這么想,當廠家的產品在銷售推廣工程中存在難度時,便會要求廠家進行投入和支持,若是廠家不給,便有可能直接放棄,也不可能為廠家進行一些市場建設,品牌培育之類的工作,這個廠家的產品做不下去時,中斷合作,再換廠家就是了,反正新廠家源源不斷的出來,至于竄貨和破壞價格體系之類的事情,雖然破壞了廠家的市場整體持續(xù)和長遠利益,但滿足了經銷商當前利益,經銷商當然是照干不誤。
那什么是合作關系,在貿易關系的基礎上,還會關心另外一方的整體成長,并及時幫助合作伙伴預防或是解決問題,實現健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廠家,在面向經銷商時,除了常規(guī)的產品銷售工作外,還應主動幫助經銷商收集發(fā)現各類問題,通過各種方式幫助經銷商解決各類問題,提升其銷售能力,完善管理體系,建立規(guī)劃,并從預防的角度避免新問題的出現,真正意義上實現合作關系。
以上所說的三點,深入了解經銷商,實現差異化合作策略,從貿易關系提升到合作關系,若是能做到這三點,文章開篇所提到的那些忠誠度問題,不穩(wěn)定問題是否就能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或是解決?
 

潘文富
潘文富潘文富,管理資源網專欄人物,經銷商課題研究者 國資委商業(yè)技能鑒定中心《經銷商管理師》《賣場管理師》職業(yè)標準起草人 《經銷商經管技術交流》雜志主編
 經銷商 經銷 縣級 管理

擴展閱讀

對于經銷商來說,基于產品經銷來賺差價,目前還是主要的盈利模式。這賣產品是通過終端售點來實現的,終端數量決定了經銷商的銷售業(yè)績,而終端質量則是決定了經銷商的利潤??偠灾?,終端售點,就是經銷商吃飯的本錢

  作者:潘文富詳情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導師在蘇州主講第24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集集團、中鹽集團、中國建材、花園集團、深南電路、中原證券、空軍裝備5720等多家大型企業(yè)

  作者:姜上泉詳情


幾乎沒哪個廠家的經銷商群體是整齊劃一的,幾百個經銷商就是幾百種樣子,各經銷商的規(guī)模、實力、發(fā)展取向、管理能力、經營水平等指標千差萬別。這也是經銷商管理難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體系,很難包容花色各異的經銷

  作者:潘文富詳情


早期的經銷商幾乎都是產品驅動,運營方式就是賣貨,盈利方式就是靠賣貨賺差價,然后就是多賣貨,賣名牌貨,賣新產品,賣高端品。理論上來說,終端覆蓋率越高,陳列做得越好,促銷活動持續(xù)不斷,貨就賣得越多,錢就賺

  作者:潘文富詳情


寓言故事:一個農家擠奶姑娘頭頂著一桶牛奶,從田野里走回農莊。她忽然想入非非:amp;這桶牛奶賣得的錢,至少可以買回三百個雞蛋。除去意外損失,這些雞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雞。到雞價漲得最高時,便可以拿這

  作者:李文武詳情


隨著“知本時代”的發(fā)展,員工越來越關注個人成就感,越來越注重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而企業(yè)也為贏得人才、留住人才,實現平衡發(fā)展與人力資本的最大化,員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也受到重視,并成為企業(yè)人才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作者:李慶軍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norrislakevacationhome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