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知識員工忠字當頭?
作者:陳黎萍 魯云海 334
知識員工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他能幫助企業(yè)在變化萬千的市場環(huán)境中贏得優(yōu)勢。然而,知識員工的能力要在企業(yè)里發(fā)揮完全的作用還必須依靠一個重要的因素,即員工的忠誠。一個簡單的公式說明了該問題,那就是:智力資本=能力×忠誠度。一個忠誠而沒有能力的員工對于企業(yè)的發(fā)展不會發(fā)揮什么作用,然而,一個有能力但不忠誠的員工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泄漏重大技術等商業(yè)秘密;錯過或痛失有利商機;誤導企業(yè)經營者做出錯誤決策等。而即使不發(fā)生敗德行為,這些流動性很強的知識員工也會因為缺乏對企業(yè)的忠誠而離開企業(yè),造成企業(yè)的人才流失。
當然,我們不應把原因全部歸結于員工,那么,作為企業(yè)又應在培育員工忠誠度上做哪些工作呢?
一、下放決策權
由于三點原因管理者應該下放決策權:首先,知識員工具有較強的自主性,他們不僅不愿受制于物,而且無法忍受上級的遙控指揮,他們更強調工作中的自我引導;其次,知識員工往往比管理者更加專業(yè),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比管理者掌握得更多,更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策;再次,下放決策權滿足了知識員工被組織委以重任的成就感需要,使他們對工作抱有更大的熱情。因此,管理者不應獨攬大權,阻礙知識員工發(fā)揮專長,否則不僅會扼殺知識員工的創(chuàng)意和才能,而且會扼殺知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然而,下放權利并非放任自流,也不是一切決策權都下放。按照決策內容的不同,我們將決策分為:技術決策、管理決策和戰(zhàn)略決策。技術決策是關于工作本身的決策;管理決策是確保組織經營順利運轉的決策;戰(zhàn)略決策是確定組織發(fā)展方向的決策。一般來講,技術決策下放的程度可以高一些,而管理決策和戰(zhàn)略決策下放的程度應該低一些。
二、推行彈性工作制
由于知識員工具有自主性,他們不愿受制于一些刻板的工作形式,如固定的工作時間和固定的工作場所,而更喜歡獨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張力的工作安排。并且知識員工從事的是思維性的工作,固定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可能會限制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組織應制定彈性工作制,在核心工作時間與工作地點之外,允許知識員工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及地點以把個人需要和工作要求之間的矛盾降至最小。
事實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辦公手段的完善也正為彈性工作制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互聯網,員工可以隨時在家與公司聯絡,并傳輸信息和數據,公司管理者也可借此向員工進行指導與幫助,從而避免管理失控現象發(fā)生。
三、工作富有挑戰(zhàn)性
與一般員工相比,知識員工更在意自身價值的實現,并強烈期望得到組織和社會的認可。他們并不滿足于被動地完成一般性事務,而是盡力追求完美的結果。因此,他們更熱衷于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把克服難關看作一種樂趣,一種體現自我價值的方式。
因此,要使工作富有挑戰(zhàn)性,除了下放決策權外,還可以通過工作輪換和工作豐富化來實現。
當知識員工覺得現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戰(zhàn)性時,管理者就可以把他輪換到同一水平、技術相近的另一個更具挑戰(zhàn)性的崗位上去,這樣,由工作輪換所帶來的豐富的工作內容,就可以減少知識員工的枯燥感,使積極性得到增強。
工作豐富化是對工作內容和責任層次基本的改變,旨在向知識員工提供更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工作豐富化是對工作責任的垂直深化。它使得知識員工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有機會獲得一種成就感、認同感、責任感和自身發(fā)展。但在實施充實工作內容過程中,應遵從下列五個原則:
1.增加工作的責任和難度;2.賦予知識員工更多的責任;3.賦予知識員工自主權;4.將有關工作業(yè)績及時反饋給知識員工;5.對知識員工進行必要的培訓。
四、雙重職業(yè)途徑激勵法
在知識員工當中,一部分人希望通過努力晉升為管理者;另一部分人卻只想在專業(yè)上獲得提升。因此,組織應該采用雙重職業(yè)途徑的方法,來滿足不同價值觀員工的需求,但必須使每個層次上的報酬都將是可比的。
微軟公司就是采用雙重職業(yè)途徑獲得成功的典型案例。為了留住技術人才,微軟公司開始采取了將技術過硬的技術人員推到管理者崗位上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對于那些只想呆在本專業(yè)最高位置而不愿擔負管理責任的開發(fā)員、測試員和程序員來說是沒有多大吸引力的,這樣,職業(yè)管理問題就產生了。微軟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辦法就是在技術部門建立正規(guī)的技術升遷途徑,承認他們并給予他們相當于一般管理者的報酬。同時,為了使不同的職業(yè)部門之間建立起某種可比性,微軟還在每個專業(yè)里設立起“技術級別”。這些級別既反映了人們在公司的表現和基本技能,也反映了經驗閱歷。技術級別的升遷要經過高級管理層的審批,并與報酬直接掛鉤。
五、實現無縫溝通
溝通對于企業(yè)提高知識員工忠誠度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溝通能對知識員工起到激勵作用。管理層通過知識員工的業(yè)績反饋來強化知識員工的積極行為,這就是強化激勵作用;管理層通過知識員工目標完成狀況的反饋來激勵員工向組織目標前進,這就是目標激勵作用。
其次,溝通有利于知識員工的情緒表達。對于知識員工來講,工作群體是表達自己的挫折感和滿足感的主要社交場所。因此,溝通提供了一種釋放情感的情緒表達機制,并滿足了員工的社交需要。同時,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還可以起到員工知識共享,信息交流互補的作用。員工在溝通中既是知識和信息的提供者,又是知識和信息的吸收者,他們彼此學習,互相提高。
六、關心員工
關心員工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卻是從來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我國國有企業(yè)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強調遵循的“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的原則,說的就是關心員工,但在現實中,一直是說得多,做得少。
首先,企業(yè)應該關心知識員工的健康狀況。由于知識員工從事的是腦力勞動,缺乏應有的鍛煉和娛樂,因此,長期下來健康狀況就會受到威脅。近年來,美國微軟公司持續(xù)出現的核心員工英年早逝的現象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IBM 公司、寶潔公司堪稱是關心員工健康的典范,它們不僅每年都安排員工體檢,而且要組織1~2次的渡假。IBM的一位員工曾經說:“如果離開IBM,我就不會在IT行業(yè)干了。”忠誠度之高,令人贊嘆。
其次,企業(yè)應關心知識員工的家庭生活狀況,要盡力幫助知識員工達到工作和家庭相互平衡。3M公司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成功。為了方便員工處理一些生活上的日常事務,公司將一部分場所租給了銀行、自助洗衣店、干洗店、汽車修理公司、旅游代理處等服務性企業(yè)。這樣,公司員工就可以在工作之前、當中或者之后高效率地干完自己的“私事”,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更集中的精力從事工作。3M公司還邀請家庭成員參加高層員工的培訓,向他們解釋這些員工工作的艱辛,并希望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這些措施促進了知識員工個人及其整個家庭對企業(yè)的忠誠。
此外,企業(yè)還應關心知識員工的個體成長。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特別快,能干的員工并非永遠能干,員工的技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老化。因此,企業(yè)應加大對知識員工培訓和開發(fā)的投資,為知識員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斷提高自身技能的學習機會。美國GE、IBM以及寶潔等著名企業(yè),都已制定了員工繼續(xù)教育、終生教育計劃,從而使員工具備了終身就業(yè)能力。當員工感覺在企業(yè)里會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他自然會忠誠于這個企業(yè)。
擴展閱讀
優(yōu)化考核方式,減少員工抵觸 2024.08.22
考核,是員工付出和收益之間的一個動態(tài)評估機制。理想化的結果是勞資雙方都滿意——員工活沒少干,老板錢沒少給。但是,現實中,大多數公司的考核機制很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老板總覺得花錢養(yǎng)了一幫廢物,而員工
作者:潘文富詳情
00后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怎么定 2024.06.04
員工來上班,先得把錢的事情說清楚,這個不能模糊。遠的不說,這剛入職的試用期工資得要明確。當然了,試用期工資發(fā)多少,這個事的主導權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決定了這個錢是怎么發(fā)給員工的。老板對新進員工
作者:潘文富詳情
中小企業(yè)員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管理(企業(yè) 2024.05.25
隨著“知本時代”的發(fā)展,員工越來越關注個人成就感,越來越注重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而企業(yè)也為贏得人才、留住人才,實現平衡發(fā)展與人力資本的最大化,員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也受到重視,并成為企業(yè)人才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作者:李慶軍詳情
員工不是被招聘進來的 2024.04.19
公司發(fā)展需要人怎么辦?招聘啊怎么招聘?1.根據需要,起草招聘啟事。2.發(fā)布招聘啟事。3.強調行業(yè)有多好,強調公司有多好,強調待遇如何,強調未來發(fā)展前景如何。4.介紹待遇情況。5.提出崗位要求,學歷、證
作者:潘文富詳情
如何不做好基本工作也能獲得成功 2024.01.04
勤勞致富只是說說而已,其實大家更喜歡的是一夜暴富。國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總喜歡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對物質對金錢對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說是窮怕了。另一方面是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詳情
京剛「說」未來: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受哪些 2023.11.01
中小微企業(yè)是中國經濟“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撐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在數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業(yè)要想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加速數字化轉型,充分發(fā)揮數字經濟的賦能效應。然而,中小微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仍
作者:王京剛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0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8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