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力—領導學研究的新視角

 作者:姚凱    237

人們總是夸大領導的作用,其他的大部分人—追隨者,卻總是被低估和忽視。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追隨者,繼而明白什么是追隨力。
  追隨者和追隨力
  “追隨者(follower)”,指“追隨別人的意見和教導的人”或者“模仿他人的人”(參見《韋氏大學詞典》)。“下屬(subordinate)”指部下或者下級,漢語中,下屬與下級為同義詞,都是指在同一組織系統(tǒng)中等級低的人員或者組織,兩者都是在職位上對人員進行的界定。
  人們總是將“追隨者”和“下屬”的概念通用,但事實上,“追隨者”和“下屬”在詞義上有著不同的對應概念。“追隨者”的對應概念是“領導者(leader)”,“下屬”的對應概念是“上級(superior)”。“追隨者”不僅來自下屬,還可能是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包括上級),也可能是組織外的人?;诖?迪克森(GnenDixon)和威斯布魯克(J.D.Westbrook)采取了一種更廣泛的視角對“追隨者”進行定義:追隨者是“在追求組織利益和價值中的合作者、參與者、共同領導者、共同擁護者”。
  追隨力(followership)是追隨者有效執(zhí)行領導者的指令、支持領導者的工作能力,從本質上屬于上下級關系以及上級對追隨者行為反應的理論范疇。
  較之于愿景型領導、魅力型領導、LMX等目前相對成熟的領導理論,追隨力理論革命性地將追隨者作為核心、能動的主體概念和獨立自變量來研究,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僅僅將追隨者作為同質化的被動的客體進行研究的狀態(tài),從而日益成為現(xiàn)代領導學與組織行為學研究的新視角和熱點。有學者提出要將管理的研究視角從傳統(tǒng)的關注領導力向追隨力轉移,并指出領導的目的就是創(chuàng)造追隨力。
  追隨力—領導模式的轉型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芭芭拉·凱勒曼(BarbaraKellerman)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員工參與度的高低將追隨者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孤立者(isolates)、旁觀者(bystanders)、參與者(participants)、積極分子(actives)、頑固派(diehards),進而系統(tǒng)地總結出五種類型追隨者的行為特征,并指出領導力和追隨力可以基于相互尊重和信任而產生一種共生關系,優(yōu)秀領導的職責是使其追隨者更加積極、有創(chuàng)造性,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提出建設性的對策。詹姆斯·馬?。↗amesMartin)等在對相關研究總結后提出,一個有效的追隨者應該是智慧的、獨立思考的、自力更生的和可靠的,應該具備12種行為或特質,即團隊成員、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行為、表達意見、順從他人、靈活性和開放性、溝通技巧、忠誠/支持、負責可靠、主人翁意識、任務意識、誠信。目前,在不同的追隨者特征方面描述較多,而在如何培養(yǎng)高效的追隨力方面尚未形成科學和實用的成果。
  研究者認為領導者和追隨者是相互影響的。追隨者的特質、情緒和態(tài)度會影響他們對領導者的感知和喜愛,如情緒穩(wěn)定性、自我效能感、工作滿意度和動機會影響追隨者對領導的感知;情緒喚醒程度會影響追隨者對魅力型領導的偏好程度;追隨者的認知會影響他們對仆人式領導的喜愛;追隨者與領導者時間深度上的不同會影響追隨者對領導者的認同;追隨者通過對領導者的期望(領導原型)會影響領導行為。反過來,領導風格的迥異又會影響追隨者的追隨行為。因此,研究不同的組織特征、不同的領導方式和不同的追隨者的風格的動態(tài)匹配機制對于現(xiàn)代企業(yè)領導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借鑒目前國內外關于追隨力的研究成果,針對方興未艾的我國企業(yè)追隨力實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實現(xiàn)從“自上而下”控制向“自下而上”的領導模式轉型。我國數(shù)千年歷史逐漸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對權威的位居和崇拜權力的思維方式,上級擁有絕對的權威而下級只能絕對服從,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來自基層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種基于權力和職位的“自上而下”的領導方式要向分權的“自下而上”的領導模式轉變,塑造以人為本的領導理念和卓越的文化氛圍,掃除溝通障礙,堅持公正待人,樹立員工主人翁意識,注重大力推動和實施仆人式領導,將權力的授予與員工滿意度相結合。
  有效識別和培養(yǎng)高效追隨力的領導者和追隨者??紤]到部分人格特征先天遺傳等特殊情況,根據有效追隨者的特質體系,建立高效追隨力的員工勝任力模型,政府和企業(yè)在員工招聘時要把好面試關,招聘真正有潛質的高效追隨者。根據高效追隨力的勝任力模型有針對性地為員工進行敏感性訓練和技能培訓,進行學習型組織建設和追隨力管理,培養(yǎng)參與性強、心態(tài)積極的領導者與追隨者。
  有效匹配組織文化、領導風格與員工參與性。沒有最好的領導者,只有最合適的領導者。根據追隨者的不同類型以及相應追隨者群體的領導原型調查,開發(fā)相應的追隨力量表,為不同員工群體針對性地科學選拔和配備相應領導風格的合適的領導者,并建立動態(tài)競爭和干部輪換制度,建立動態(tài)的最佳匹配模式。同時將文化的內部匹配與外部匹配相結合,確保組織體系與組織文化的無縫連接

 新視角 領導學 新視 追隨 視角 領導 研究

擴展閱讀

2024年8月30日–31日,姜上泉導師在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Z研究所訓練輔導降本增效系統(tǒng)。Z研究所80多位研發(fā)、設計、工藝人員參加了訓戰(zhàn)輔導。2天1夜降本增效訓戰(zhàn)輔導,針對參訓學員多數(shù)為軍工科研設計人員

  作者:姜上泉詳情


在網絡視頻、社會化媒體、移動互聯(lián)網野蠻生長、日新月異的當下,互聯(lián)網的入口越來越多元化。除了傳統(tǒng)的搜索和門戶,即時通訊、垂直網站、導航網站、視頻網站、微博、SNS、微信、App等等都在構建新的入口。這

  作者:李欣詳情


作為最成功的世界級企業(yè)之一,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GE)在員工培訓與發(fā)展的探索與實踐,堪稱世界級典范。GE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很大程度要歸功于持之以恒的人才戰(zhàn)略,歸功于GE克勞頓培訓中心(現(xiàn)稱約翰·韋爾奇領導

  作者:王吉鳳詳情


對北京新興醫(yī)院,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存有偏見,甚至一提起就很反感。其實,我們是否真正認識了北京新興醫(yī)院,還是很值得懷疑的。因為,我們大多都只是通過2004年7月的一次媒體報道才了解該醫(yī)院。我們事實上并不清

  作者:李名梁詳情


  人們常說,當領導的要身先士卒,做出榜樣,才能給部屬帶來模范的力量。領導都親自作了,部屬不做實在不應該。作為企業(yè)的管理者,有時需要親力親為,有時并不需要親自操刀,只需要“做做樣子”,造成一種形勢,做

  作者:高定基詳情


  員工的工作狀態(tài)受心情的影響,當員工有什么事情不高興時,可能會影響到工作,這叫把消極情緒帶進工作。我們強調要修煉情商,要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消極情緒影響到工作,但生活的不快、煩惱和痛苦產生的

  作者:高定基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norrislakevacationhome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